AI发展遇瓶颈:搜索引擎举杯待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搜索引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曾经作为互联网入口的传统搜索引擎,如今正逐渐被多元化的独立APP所取代。然而,AI技术的兴起为传统搜索带来了新的转机,但也引发了关于AI搜索能否满足用户需求的讨论。

长期以来,百度一直占据着中国互联网搜索领域的霸主地位。然而,随着用户搜索行为的转变,传统搜索引擎正面临用户流失的困境。例如,年轻用户更倾向于在微博上关注明星动态、热点新闻,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消磨碎片时间,在小红书上寻找经验攻略。

钉钉总裁叶军曾在论坛上指出,搜索场景已经发生了变革,百度等搜索引擎必须迅速跟进,否则将失去用户。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入口变为手机上的各种APP,APP厂商不再愿意将流量权交给搜索引擎。这导致了信息孤岛化现象,信息不再互联互通。

尽管如此,各独立APP的搜索量却在不断攀升。例如,小红书有近70%的月活用户有搜索行为,抖音生活服务和商品搜索GMV分别增长254%和143.8%。微博的热搜也凭借搜索功能,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

面对传统搜索的下滑,各大厂商纷纷将AI技术应用于搜索引擎。微软、谷歌、百度等公司均推出了AI驱动的搜索引擎,力图在AI时代抢占市场先机。

然而,AI搜索引擎的发展并不顺利。谷歌AI搜索上线不久就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胡言乱语”等。百度在展示文生图技术时,也出现了错误幻觉。

目前,AI搜索在生成答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仍难以保证,且生成的内容缺乏深度。AI的滥用还加剧了互联网信息的混乱,产生了大量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

随着AI生成错误和无意义的信息不断累积,互联网的错误、无用信息占比将逐步增加,这被称为“数据退化”。AI训练和学习需要大量网络信息,而大量虚假和无意义的信息只会让AI陷入混乱。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沈阳指出,AI生成的内容急剧增加,导致互联网内容质量下降。AI训练数据匮乏,可能会引发“模型崩溃”现象。

AI是当前互联网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谁能突破AI的限制,谁就掌握了搜索市场的未来。然而,AI技术的发展之路充满挑战,相关企业仍需努力。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