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灵深瞳进军军工,高溢价收购引亏损忧虑
格灵深瞳,A股首家AI计算机视觉上市公司,在多个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布局早,拥有“科创板AI第一股”的光环。然而,尽管名声在外,格灵深瞳仍面临业绩与股价下跌的双重压力。在业绩压力之下,公司开始积极拓展新布局。2023年10月,格灵深瞳宣布拟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亿道”)的控制权,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据格灵深瞳最新披露的信息,公司将通过增资和受让股权的方式,预计投入超过6000万元获得国科亿道的控股权。国科亿道专注于军工领域,格灵深瞳对其评估的增值率高达431.99%。尽管国科亿道尚未实现盈利,但其所在行业前景广阔,受到市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格灵深瞳转型之际,公司内部也正在进行人事调整。公告发布同日,公司创始人兼实控人赵勇宣布辞职。同时,格灵深瞳董事会任命公司董事、助理总经理吴一洲女士担任总经理,并聘请刚刚收购的国科亿道的董事长、总经理张强担任副总经理。
据了解,格灵深瞳对国科亿道的控股将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对国科亿道增资5000万元,二是以1032.84万元受让北京亿科定承咨询服务中心(有限合伙)所持国科亿道4.98%股权,三是与张强等五方股东签署《一致行动协议》。通过这些安排,格灵深瞳将直接持有国科亿道23.42%股权,并通过一致行动关系累计控制后者54.68%的表决权,实现控股。
国科亿道主要面向军工领域提供国产化芯片为核心的终端计算设备,产品形态包括基于国产化芯片的主板以及加固类、国产化类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穿透股权结构来看,国科亿道的第一大股东为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北京国科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认缴出资比例为21.0417%。
近年来,军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强劲。中信建投认为,当前军工行业已逐步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浙商证券研报也显示,国防军工“内生”增长趋势强劲,“外延”增长方向明确,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未来军工资产证券化,核心军品重组上市有望掀起新一轮高潮。
对于此次收购,格灵深瞳表示,交易预计将产生2600万元~3100万元商誉。截至2024年9月30日,格灵深瞳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为16.06亿元,无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现金储备较为充裕,收购国科亿道并未对公司财务造成太大压力。
格灵深瞳曾风光无限,但在上市后业绩逐年下滑,归母净利润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公司唯一盈利的年份,归功于理财收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净亏损高达1.37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总营收也创下2021年以来的新低。与此同时,大股东纷纷减持股份,红杉中国、策源创投、真格基金以及现代汽车等股东均曾在2023年减持格灵深瞳股份。
此次收购国科亿道,或许标志着格灵深瞳调整战略方向的开始。在拿下军工装备领域“入场券”后,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