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入局“具身智能”,泡沫还是未来?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成为行业热点。众多国内科技巨头纷纷投入巨资,布局这一领域,力图推动具身智能技术走向国际前沿。华为、腾讯、美团等企业纷纷亮相,标志着具身智能领域进入商业化快车道。
华为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运营,携手16家企业共谋发展
11月中旬,华为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运营,标志着华为在具身智能领域迈出重要步伐。该中心旨在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国际前沿发展,并与乐聚机器人、拓斯达、兆威机电等多家科技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联合企业协同创新,提供一站式产品技术交易服务,助力全球具身智能产业链的集散与升级。
国内科技巨头纷纷布局,投资总额超过百亿
除华为外,美团战投等机构近期以接近10亿元投资智能人形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星动纪元”公布Pre-A轮融资3亿元消息,背后投资方包括阿里、联想创投等;腾讯通过旗下腾讯Robotics X机器人实验室打造具身智能产品;软银投资的优艾智合,日前与西安交通大学宣布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种种迹象表明,国内科技龙头们纷纷发力“具身智能”这一概念技术。
专家观点:具身智能非泡沫,未来价值可期
面对70家人形机器人、数百家智能机器人公司争夺同一赛道的现象,优艾智合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张朝辉认为,“具身智能”本身并不存在泡沫。他强调,具身智能能够让机器人形态在不同场景进行针对性的操作,具有更高的效率和适应性。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拓展,具身智能领域将展现出更大的价值。
具身智能:从“人形机器人”到多元化应用
简单来说,具身智能(Embodied AI)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它们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现代机器人之父罗德尼·布鲁克斯曾提出“行为主义智能”(Behavior-based AI)的概念,强调通过与环境的直接物理交互来生成行为。如今,以ChatGPT为核心的生成式AI的爆发,让人形机器人拥有了更强的“智力水平”。
商业化层面,具身智能机器人尚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投资热情高涨,但目前基于“具身智能”的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尚不如预期。一些客户反映,购买的人形机器人需要人类辅助,行动迟缓,远低于人类效率。专家认为,目前的人形机器人更多是实验设备,尚未达到替代人类实际应用需求的程度。
未来展望:规模达数千亿,应用前景广阔
据《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到2027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7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63.5%。到2035年,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相当于2021年智能手机市场的三分之一。花旗银行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7万亿美元,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达到6.48亿台。在劳动力市场紧张的背景下,“具身智能”机器人有望迎来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