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I精英:创业成新宠?
近期,越来越多的技术精英从大型互联网公司离职,投身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大潮。字节跳动TikTok算法负责人陈志杰便是其中一位,据悉,他已开启AI Coding方向的创业之路,并正积极接触投资人。
陈志杰于2022年4月加入字节跳动,担任技术高级总监,负责TikTok的推荐算法团队和数据科学团队。在此之前,他在百度和YY等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总计在大厂工作14年。此次创业,正是他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转折。
事实上,陈志杰并非个例。在AI领域,像王小川、闫俊杰、姜大昕等一众技术大牛,均曾在知名企业担任重要职务,如今纷纷下海创业。例如,王小川曾是搜狗CEO,闫俊杰曾任商汤科技副总裁,姜大昕则担任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应用端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选择亲自投身创业。今年5月,AI科学家杨红霞从字节跳动离职,被曝将投身“端侧模型创业”,并已获得数千万美元投资。7月,百度研究院副院长李平离职,创立Ai Infra公司,致力于AI基础设施的研发。12月,原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李震宇离职,与华为车BU首席科学家陈亦伦共同投身具身智能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仍处于探索阶段的独角兽企业,如光年之外、MiniMax、月之暗面等,也出现了技术人员离职创业的情况。据业内人士透露,2024年人工智能的创业情况可以用“遍地月薪5000的AI创业者”来形容。
人工智能行业的离职创业潮之所以在2024年集中爆发,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大因素:一是大模型调用成本降低,算力价格战愈演愈烈;二是AI应用端需求增加,市场缺口巨大;三是资金支持充足,投资机构纷纷看好AI领域。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虽然技术大牛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但创业风险依然巨大。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便是成功案例之一,他在离开华为后创立了智元机器人,目前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而一些创业者则未能成功,最终选择回归大厂。例如,Character.AI创始人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因公司运营困难,选择回归谷歌。
总之,在人工智能领域,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尽管风险与机遇并存,但只要技术过硬,前景依然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