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手机:概念还是现实?
在今年以来的股市行情中,有三家公司的市值突破了3万亿美元的大关,分别是苹果(约3.5万亿美元)、微软(约3.3万亿美元)和英伟达(约3.0万亿美元)。这三家公司成功登上3万亿美元市值的宝座,背后共同的一个推动力量就是人工智能(AI)。
AI的发展形成了无形的三边驱动模式,包括算力、大模型和终端应用。强大的算力是一切神奇现象的基础,模型在大算力的支持下将普通数据转化为神奇的结果。然而,即使是再精美的模型,也需要终端应用来实现价值。
英伟达凭借其在AI领域的GPU垄断地位,成为了AI算力的领军人物,被视为最纯粹的“卖水”角色。尽管微软作为OpenAI的最大投资者,拥有训练大规模模型的能力,同时还提供了云算力服务,但其办公套件Copilot的表现仍然不及预期。而苹果则在股价上实现了迅速增长,依靠AI终端概念的成功推出,成为了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然而,AI应用的缺失仍在刺痛每一位科技爱好者。尽管AI热潮兴起之初,人们便憧憬各种AI应用的涌现,但实际上,无论是软件类产品还是智能硬件终端,均未能达到人们的预期。市场普遍认为是由于大规模模型还不够强大所致,因此各大公司争相购买云计算服务供应商的算力,以升级和改进模型。
尽管如此,AI的趋势已经明确,创新之风并未消退,而是转移到了智能终端领域。伴随着苹果市值的历史新高,智能终端似乎可以容纳AI的新酒。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AI终端并非伪命题,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首先,AI终端的产业逻辑是畅通的,随着大模型时代的到来,智能终端无法堆叠算力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其次,智能终端厂商比AI从业人员更为迫切地需要一个“噱头”,来刺激销量。
综上所述,随着各大厂商在AI终端领域的竞争加剧,未来的AI终端市场可能会呈现出多样化和繁荣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厂商们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产品和体验,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