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鹏争500亿新赛道
华为近日宣布,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宝安区人民政府共同成立的“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此次创新中心的开业标志着华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进一步深化,并与乐聚机器人、拓斯达、埃夫特、兆威机电等16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具身智能,即人工智能与物理实体(如机器人)的结合,使机器人能够与外界交互,灵活应对各种任务,适应工业、居家、医疗、养老等多种场景。业界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发展的理想路径。
华为对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可追溯至两年前。2022年4月,华为与达闼机器人合作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今年6月,华为又与乐聚机器人联手,推出首款搭载“华为云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夸父。在一系列动作的推动下,外界对华为进军机器人赛道的猜测不断升温。
为何华为会关注机器人赛道?行业观察者指出,汽车和机器人赛道在技术和供应链层面存在一定相似性。华为在手机制造领域的研发积累,以及其在芯片、系统、算力等方面的技术储备,为其在产业链整合方面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外,手机和汽车都是机器人重要的应用场景,这为华为提供了丰富的下游应用场景,降低了机器人的试错成本。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也为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助力。不少核心零部件企业既是汽车配套商,也是机器人企业的重要供应商。与此同时,汽车与机器人产业链上的协同性也为华为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于华为在机器人赛道的定位,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表示,华为的角色是提供智能化的技术底座,从芯片研发、通信技术到操作系统和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华为已经基本具备了全栈能力。至于华为在机器人赛道的具体“玩法”,目前尚存疑虑。卢瀚宸认为,华为可能会像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定位一样,主要提供智能化的技术底座,赋能合作伙伴造好机器人。
此外,人形机器人赛道的高速增长也是华为押注入局的重要原因。GGII预测,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0.17亿美元,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增至150亿美元。高盛也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将呈现爆炸式增长。
不过,相比造车,布局人形机器人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小鹏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表示,做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困难,没有500亿投入难以做好AI机器人。华为则选择了相对“轻玩法”切入,通过整合内部各部门的力量,共建具身智能基础实验室,打造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具身爆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