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抵制“买路财”现象
近期,AI视频领域的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一些AI视频产品如Sora受到了市场的质疑,但整体来看,AI视频行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
据了解,11月AI视频产品访问量增速开始出现大幅收敛甚至下降。其中,海螺同比增长39.33%,而可灵网站访问量同比下降29.99%,Pika同比下降48.19%。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个月各家的增长速度可以用“惊人”来形容,海螺同比增2772.92%,Pika同比增长787.65%。
字节跳动内部已将即梦产品的优先级提升,尝试以新的方式打造AI时代的“抖音”。同时,字节计划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多模态产品形态,如围绕即梦需求优化的视觉生成相关大模型。
尽管AI视频赛道已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先发优势不明显、市场处于早期、用户粘性不足等,但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仍处于“模型即产品”阶段,AI视频生成工具的最大问题是场景过于泛化。不过,随着即梦产品优先级的提高,以及字节跳动、快手等巨头的加入,AI视频赛道或将迎来新的变局。
字节跳动和快手的即梦、可灵等产品在设计上降低了使用门槛,使小白用户也能轻松上手。与此同时,剪映和CapCut等平台也实现了超过三位数收入增长,总收入接近百亿元人民币。这表明,AI视频产品在大众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AI视频的火爆也吸引了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关注。一些热门AI特效和模板已经出现在这些平台上,如“AI宠物跳舞像吃了菌子”和“万物皆可AI羊毛卷”等素材模板。这些平台成为了AI视频内容的重要传播渠道。
不过,AI视频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用户对AI视频的认知主要来自于抖音、快手等大平台,而对于小程序形态的AI应用,用户的使用习惯尚未形成。此外,版权和规范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
未来,AI视频行业将继续朝着专业化、垂直化和平台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创业公司需要打造具有优势的功能,并寻找进一步分化的时机。同时,巨头企业的加入也将为AI视频行业带来新的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