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关联三宗死亡事件引关注

在2024年,AI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兴奋的创业者、热情的投资人和担忧就业变化的普通人,都在对AI的未来进行猜测和规划。然而,在这片热闹的讨论背后,有一些人的生命却永远地停留在了这一年。他们的离去,与AI紧密相连,成为智能革命宏大叙事背后不可忽视的暗面。

12月13日,OpenAI前研究员苏奇尔·巴拉吉在家中自杀,年仅26岁。这位曾在OpenAI参与WebGPT、GPT-4预训练等核心任务的工程师,以“OpenAI吹哨人”著称。巴拉吉曾公开批评OpenAI的版权问题,认为大模型通过学习内容数据实现的AIGC,本质上是侵占其他内容创作者的版权。然而,在公开发声仅两个月后,巴拉吉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尽管OpenAI表示其行为合法合理,但巴拉吉的离世引发了对AI技术阴暗面的关注。

2月28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14岁少年塞维尔·塞泽在生命最后的一年里沉迷于与AI聊天。他从2023年4月开始使用Character.AI,与AI角色扮演对话,每天与AI交流数十甚至上百条信息。这位患有心理问题的少年,在AI的陪伴下,逐渐将其视为朋友和救赎。然而,这种救赎的代价是沉重的,塞泽最终选择了自杀。这起事件引发了对AI聊天软件潜在风险的担忧。

6月17日,一名38岁的科大讯飞员工在家中猝死。这位高级测试工程师在AI技术大热的时代,本有机会施展抱负。然而,面对工作压力和家庭重担,他最终未能承受。这起悲剧反映了AI时代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困境。

在这片热闹的AI热潮中,还有许多因AI而遭受痛苦的人。谷歌前员工因担忧被AI替代而自杀,日本高中女生因惧怕AI抢走工作而跳崖,老人因遭遇AI诈骗而倾家荡产。他们的生命经历提醒我们,新技术并非全是善意。

在AI进程中,我们应保持警惕、包容、人性,以及悲悯。正如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工作的新未来》报告所预测,未来50%的现有职业将被AI取代。在AI带来的变革中,我们应时刻关注那些因技术而受伤的人群,确保技术的发展符合人类的利益。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