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意图经济”操纵用户抉择
近日,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揭示了人工智能(AI)技术可能被滥用于操控网络用户的决策过程,其影响范围之广,从日常购物选择到政治投票等众多领域均可能受到影响。这一现象源于新兴的“意图经济”模式,其中AI助手能够理解、预测乃至操纵用户的意图,并将这些宝贵信息出售给企业以获取利益。
据剑桥莱弗休姆智能未来中心(LCFI)的研究人员指出,“意图经济”有可能取代现有的“注意力经济”,个人动机将变为新的交易货币。所谓“注意力经济”,是指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人类的注意力资源变得异常珍贵,从而催生出的新型经济模式。企业及平台通过各种手段争夺用户注意力,将其转化为商业价值。然而,研究人员认为“意图经济”将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科技公司可能会将用户的个人动机,如酒店预订、政治观点等数据,出售给出价最高的买家。
以ChatGPT等AI聊天机器人为代表的先进技术,背后依赖的是迅速发展的巨型语言模型(LLM),这些模型能够基于用户的意图、行为和心理数据,对用户进行“预测和引导”。LLM能够实时捕捉用户的注意力,如询问用户是否对某部电影感兴趣,并根据用户的个人行为轨迹和心理特征,动态生成个性化建议。广告商可以利用生成式AI工具,创建个性化的在线广告,甚至借鉴Meta开发的AI模型Cicero,推断和预测用户的意图。
然而,更令人忧虑的是,AI模型可以通过日常对话推断用户的个人信息,甚至引导对话以获取更多隐私数据。未来,类似Meta这样的企业可能会将用户预订餐厅、航班或酒店的意图,通过拍卖的方式出售给广告商。
对此,研究人员发出警告,如果不加强监管,“意图经济”可能将用户的动机视为新的交易货币,对于那些追求、引导和出售人类意图的人来说,这可能引发一场“淘金热”。这种趋势可能对人类的愿望产生深远影响,包括自由公正的选举、新闻自由以及公平的市场竞争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