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作工具升级,仍难敌人类创造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写作工具已经能够协助用户完成论文撰写、说唱歌曲创作和剧本编写等工作。然而,据《Science》杂志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尽管AI在创作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但它们在原创性上仍与莎士比亚等文学巨匠存在差距。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评估AI创造力的新工具,揭示了AI作品在原创性上的局限性。

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科学家Mirco Musolesi表示,评估AI的创造力是一项复杂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他强调,这项新方法在解决语言新颖性问题上表现出色。自从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问世以来,科学界对其创作能力一直持有疑问。尽管AI能够迅速生成看似由人类创作的文字,但一些学者认为,这些AI并没有真正创新,只是简单地重组了训练语料中的内容。

批评者将AI的创作过程比作“随机鹦鹉”,即盲目重复已知文本。然而,量化这种创造力并非易事。目前,科学家们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通过计算机检测抄袭迹象,但这并不能完全代表作品的原创性;二是依靠人类评分来评估流畅性和原创性,但这一过程主观且耗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Lu Ximing及其团队开发了一款名为DJ Search的工具。该工具既具备客观性,又能捕捉到细微的差别。DJ Search从AI输出的文本中提取短语片段,并在数据库中查找相似内容。它不仅寻找完全匹配的片段,还能识别语义相近的表达。通过AI算法分析词义,该工具能够通过嵌入向量判断同义词。最终,它通过计算未匹配部分在文本中的占比来评估AI输出的新颖性。

研究发现,在诗歌、小说和演讲等领域,人类的表现明显优于AI,分别高出80%、100%和150%。DJ Search还可以比较人类作品,例如,《饥饿游戏》的语言原创性比《暮光之城》高35%。

研究负责人Lu将AI的创作过程比作DJ混音音乐,虽然精彩,但无法取代作曲家的地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Nanyun Violet Peng建议,未来应评估整体叙事的原创性,而不仅仅是语言层面。这一观点引发了人们对AI创作能力和人类原创性的进一步思考。

发表回复